在线预订
扫码预订
月门上书有“天汉分源”四个大字,此为徐渭之手迹。相传徐渭认为天池之水乃是银河流落人间的一股源泉,故而题写此四字。进入月门,靠左边的冬青树,已有200余年树龄,可以说是见证了书屋的数易其主、沧桑变迁。天池为七尺见方的石砌小池,徐渭称此池“通泉,深不可测,水旱不涸,若有神异”,故取名“天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号
前室中间正上方挂有明代书画家陈洪绶手书的“青藤书屋”匾,下方为徐渭的自画像。画像边有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上联讲的是徐渭晚年生活的清苦,下联是对自身的艺术写照。西侧墙上挂有隶书匾对联“牵萝补屋王玉瑛,因树作堂陈老莲”。在朝南窗户上方的“一尘不到”匾,为徐渭手迹。对联“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上联的“玄关”,指居室外门。全联意是:庭院的外门未必能隔绝名声与教化,要知道...
前门上方的匾额“洒翰斋”为徐渭手迹,他青少年在此习书作画。墙面挂着《墨葡萄图》,水墨淋漓,使中国画的特征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图上所题诗句“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更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他纵情但又不愿驯服的内心世界。两侧有吴昌硕篆书七言联“树角夕阳归邋马,花阴微雨写来禽。仲清仁兄正譌,安吉吴俊卿”。室内陈列了画案,文房四宝,明式书柜兼博古架,架上有仿古线装书及仿明代瓷杂若干。北墙悬挂了蒙...
展厅模拟徐渭创作戏本所用的书房一景,旁置明代风格形制的戏服,生动还原当时的场景。徐渭自称“南腔北调人”,他在戏曲上的成就非常突出,创作了不拘一格、抒怀写愤的杂剧《四声猿》,掀起了明中后期杂剧创作的高潮;研究“士夫罕有留意”的宋元南戏,留下了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唯一的一部南戏概括性著作《南词叙录》
徐渭与绍兴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徐渭常喜醉中作画,杯不离手,手不停笔,边喝边画,酒醉画成。徐渭的醉画和醉诗主要在于借酒遣愁,借醉来抒发胸中“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他在酒中度过了穷困坎坷而富有艺术成就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学艺术遗产,也充分体现了他的精神内涵和酒的神奇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