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订
扫码预订
作为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迹之一,大通学堂为 1905年9月由徐锡麟、陶成章、龚宝铨等人为培养训练革命人士而创办的一所军事学校,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体操专修科的学校,也是徐锡麟、秋瑾同举皖浙义旗的指挥中心。
台门斗位于大通学堂中轴线第一进,正上方悬挂的这块“大通学堂”匾额是由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两侧的楹联分别是:吾越有三仁焉,杀身成名,求仁得仁又何怨;人生同一死耳,泰山独重,虽死不死乃自由。这是由陶成章族叔陶浚宣所写,体现出当时光复会三位绍兴籍领袖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对革命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
礼堂是大通学堂的核心场所之一,既是革命志士进行军事培训、政治宣讲的课堂,也是光复会秘密集会和策划起义的重要场所。礼堂不仅是建筑遗存,更是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教育救国理念和武装起义实践的象征,凝聚了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的热血与理想。现存的礼堂为晚清建筑风格,经过修复后基本还原了历史原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礼堂是大通学堂的核心场所之一,既是革命志士进行军事培训、政治宣讲的课堂,也是光复会秘密集会和策划起义的重要场所。礼堂不仅是建筑遗存,更是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教育救国理念和武装起义实践的象征,凝聚了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志士的热血与理想。现存的礼堂为晚清建筑风格,经过修复后基本还原了历史原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徐社位于大通学堂中轴线第三进,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就义50周年而设立的纪念性场所,是绍兴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徐社通过陈列展览、文献资料和实物展示,系统介绍了徐锡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反清革命中的贡献。徐社不仅是对徐锡麟个人的纪念,更是对光复会革命精神的重要传承。它让后人铭记辛亥革命志士的牺牲与奋斗,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