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预订
扫码预订
绍兴气象博物馆是国内第四个专业气象博物馆,也是目前国内展陈面积最大的气象博物馆,共三馆组成,多层次、多角度地记载展示着源远流长的气象文化,描述见证着蓬勃发展的中国气象业务,传承弘扬着气象优秀文化和气象人精神。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绍兴上虞东关人,他先后创建中国大学中第一个地学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首批中国气象台站,开辟了中国的近代气象事业;在他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带领浙江大学挺进全国名校行列。竺可桢一生倡导“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求是”精神,他的研究工作一直立足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心系科学、献身国家,奉献自己全部情感和才智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气象学开始萌生和发展,吸收西方科学知识,对气象学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出现了第一批近代气象台站和气象机构,学习西方先进气象技术,部分留学生出国学习接触西方近代气象课程,甚至专门出国学习气象,对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发展、气象事业的创建及气象人才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竺可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一生共撰写科普文章近160篇,内容涉及地理、气象、物候、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天文、自然保护和改造、农业、海洋、医药卫生、航空等各个方面
中华古代气象随古人先贤不断革新的科学认知而丰富发展,发明创造出各种气象仪器,留下大量气象记录、气象知识及运用记载。古代气象展厅系统梳理了我国数千年气象研究历史,通过古籍、实物和模型等多种展陈、互动形式,感受我国先民对于气象知识的认识和应用,宛如一幅历史画卷,讲述了五千年来中国人对气象的探索史
绍兴气象博物馆的序厅,中间是主题造型建筑,以飞舞向上的螺旋造型浮雕和顶部星空天花造型为基础,螺旋向上的浮雕体现气象从古到今的现代化发展历程,顶部天花为中国二十八星宿天文图,展示气象与天文之间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的二十四节气就是由我国古人在观察地球绕日公转,日影长度的变化而归纳总结出
气象服务早已融入日常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不可或缺,而气象服务不只是提醒阴晴冷暖,还为广大公众、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保障生产生活,服务防灾减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活动背景与目标:绍兴气象博物馆是国内第四个专业气象博物馆,分别为南馆、北馆和科普馆。南馆为主馆,介绍了气象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当代气象学成就以及竺可桢纪念展厅。气象博物馆精心策划的研学游“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同学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研学手册带着问题逐步深入气象世界,观看4D特效影片——《气象浩劫》,上一堂微课——《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并动手动脑探索水循环,让孩子们通过搭建自己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