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绍兴乌篷挂住人们期望的乡愁

发布日期:2015-10-21 来源:绍兴晚报

用绍兴乌篷挂住人们期望的乡愁
绍兴水上旅游应尽快寻找新突破点,打造中国水上游独特地标
□首席记者 周能兵

    最难忘,水上乌篷游,身前身后是古城,小桥座座连河埠。国庆黄金周期间,许多游客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自己在绍兴乘坐乌篷船的照片。确实,绍兴水上乌篷在节假日里被外地游客所追捧,一次一次成为黄金周的亮点。但在平时,绍兴水上旅游却并不闹猛。重建水城作为绍兴发展的一大战略,绍兴水上旅游该如何成为新型产业,人们期待着绍兴水上旅游有着新的突破点。

  绍兴乌篷能挂住人们的乡愁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绍兴,实际上就是一部水的历史。“百轲千舟摇摇摇,一河两岸桥桥桥”,绍兴也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水乡。在重建水城的今天,绍兴的水环境必然会得到更好的改善,绍兴之水也因此会越来越令人心仪。

  “‘重构产业,重建水城’的双重战略是相互关连的,水城重建必然要重构产业,重构产业时必然要使以水为灵魂的新型水上旅游成为亮点。”绍兴市旅游集团董事长沈安龙这样说起绍兴的水上旅游。

  现在的水上旅游,已越来越难满足人们对水城的期望,这就必须推动和培育绍兴水上旅游的发展。“重构产业,重建水城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绍兴美丽的水城就是绿水青山,就是挂得住乡愁的地方。因此,我们着力推动水上旅游的发展,就是要让绍兴乌篷能挂住人们的乡愁。”沈安龙说。

  要让绍兴乌篷挂住人们的乡愁,就必须要书写好绍兴“水上的大书”,使其更清更碧,更富有灵气。在沈安龙看来,必须使绍兴水上旅游成为绍兴新型产业中的“领头羊”。

  “水是水上旅游的载体,水要清,要美,鱼嬉其中,水岸相连,乌篷、画舫,船有特色;水要与名人故居、绍兴文化,古街、古巷穿连成景,依水而建的古桥更是重要景致,水上旅游形态要更丰富,风情要更浓郁,这样绍兴的水便有内涵和特色,我们要让游人见水思水,因水而爱,因水而游,因水而留,使水上旅游闹猛成为常态化。”沈安龙说。

  近年来,绍兴水上乌篷游年年增长,每年坐船游客数量以15%的速度增长,这充分显示了绍兴水上旅游的吸引力,而在黄金周中小小乌篷一船难求的景象也表明,外地游客已把绍兴的水上体验当成绍兴的旅游特色品牌。

  水上旅游要寻找新的突破点

  要想水上旅游成为重建水城后的新产业,就必须有新的突破。

  “水上旅游如何突破?条条框框要放开,水上旅游格局要突破,资源要整合,沿河内容,岸上水边要统一规划,营销上也要有创新,根据不同的对象,市场细分,营销细分,推出水上旅游新产品。”绍兴市旅游集团总经理谢振江说。

  目前,绍兴水上旅游主要是东湖、大禹陵几个封闭的景区和内河,都是以乌篷为主的水上旅游,环城河里的画舫游一直不能热起来。“外环河水上旅游的手续一办好长时间,环城河北边亮化工程总亮不起来,游客一游到北边,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这些都需要改变。”谢振江说。

  谢振江认为,绍兴水上旅游要突破格局,就要引进新型的水上旅游工具,外环河是以白天游为主的,可以推出画舫加快艇,体验水上冲浪;环城河以夜游为主,也要逐步推出白天游,将环城河与8大公园整合起来,将吃喝玩乐娱购连成一体,将水上旅游与古城游相结合,特别是要突破民宿这个难点。因为水上旅游是慢游,必须要让游客悠闲自在地住下来。绍兴与周庄、乌镇、同里这些水乡不同,因为绍兴水城有太多的故事,有太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绍兴水城的生命力。

  让水城见水,让水城水清,让水城水充满着灵性。市旅游协会曾专门就如何打造绍兴水上旅游做过深度调研,许多建议都是金点子,有的即可付之于实践。“绍兴水上旅游要在产业上有新突破,要打造中国水上游独特地标,还必须推出高端水上旅游市场,面向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海外市场,打响绍兴水上旅游市场。”沈安龙说。

(摘自《绍兴晚报》2015年10月21日)

旅游咨询:0575-85081706

招商热线:0575-85166688

一机游平台

集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