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由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图书馆、兰亭书法博物馆承办,杭州银美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的“中华文明高校行——《兰亭的故事》走进浙江大学”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拉开帷幕。
上午10时30分,活动举行了开幕仪式。浙江大学副校长、图书馆馆长罗卫东,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忠贵,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杨新平,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华良,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汤晓蕾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此次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党的十九大上,“文化自信”被写进党章,充分展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兰亭的故事》走进浙江大学”活动,便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而之所以走进高校,既是由于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文化和知识的沉淀和传播机构,迫切需要引入优质文化产品;又是因为把文博单位的教育需求与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产品需求结合在一起,将提升我省高校乃至全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对增强文化自信的一次实践,一次向我们的高校学子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机遇。
仪式上,浙江大学副校长、图书馆馆长罗卫东,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康忠贵等领导、嘉宾致开幕辞。他们在致辞中均提到了文化自信,均表达了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观点。可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高校,让我们的高校学子了解并欣赏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中华文明高校行”系列活动的主要目的与意义。开幕仪式结束后,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一众领导、嘉宾参观了展览,并在文创产品展示区域驻足良久,对兰亭文创产业的发展表示赞赏。
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造就了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陆游、心学大儒王阳明、青藤老人徐渭等艺术大师,可谓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而此次展览的源起之地,便位于这座千年古城的西南角,一个名为“兰亭”的幽雅之地。在距今1600多年前上巳节的晴日里,王羲之于绍兴兰亭饮酒赋诗、挥毫泼墨;书圣之名千古回响,《兰亭集序》传承不绝。千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或在兰亭寻古访幽,寄托情怀;或在《兰亭集序》中沿着羲之足迹一路探索,寻觅书道真意。兰亭,以它的风雅与传奇谱写出一篇动人乐章,讲述着一段风流故事。博物馆将这发生在兰亭数千年间的故事提取精华,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场名为“兰亭的故事”的展览。
《兰亭的故事》展览分为六大单元。前四单元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命运的历史结点为基本线索,按主题纵向展开,将《兰亭集序》的诞生、成长、消亡、再生、衍变、扩展作为框架设计的主线。后两个单元则是以兰亭景区为展览核心,主要展示兰亭的当代风貌以及其在文化创意方面的成就,旨在让高雅艺术走入百姓生活。整个展览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却又浑然一体。
开展以来,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前去参观、欣赏,并纷纷表示这是一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展览,他们从中获益匪浅。可以说,“中华文明高校行——兰亭的故事走进浙江大学”活动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达到了预期目的。
“《兰亭的故事》走进浙江大学”活动是“中华文明高校行”系列活动的第一站。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将会走进更多高校,向全国的高校学子“讲述”兰亭的故事,“讲述”兰亭的书法与文化。这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宣传绍兴、宣传兰亭的文化精神有着积极意义。
《兰亭的故事》展览时间为2017年11月10日——2017年12月8日,为期一个月。
文/程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