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伟大的战士与诗人——鲁迅对话海因里希·海涅

时间:2020-03-09    来源:

  • 分享

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的一年一度“大师对话:鲁迅与世界文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近日举行。

今年的活动以 “鲁迅对话海因里希·海涅”为主题,5月14日下午,德国伟大诗人海涅的故乡杜塞尔多夫市市长沃尔夫冈·舍夫勒和海涅家族后人马丁·罗斯博士一行到访鲁迅故里。

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抒情诗人、新闻记者、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

1797年12月13日,海涅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城市杜塞尔多夫。

他从2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诗歌集》是他的第一部诗集。1824年到1828年间

海涅游历了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著有四部散文旅行札记。

1830年,海涅迁居巴黎。1843年,海涅与马克思相识,同时,他的创作也达到顶峰。1844年,发表政治讽刺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的童话》

1848年5月起,海涅过了8年“床褥墓穴”的生活,但他仍然坚持创作,于1851年完成了诗集《罗曼采罗》。

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参观现场

了解鲁迅家族历史

嘉宾们对鲁迅故居保存完好的陈列非常感兴趣,一一仔细询问情况

参观百草园

嘉宾们惊叹三味书屋还完整保留着鲁迅用过的课桌椅

鲁迅的“三到”书签、绍兴的越瓷、花雕、乌毡帽都吸引着嘉宾们久久驻足

双方座谈

杜塞尔多夫市市长沃尔夫冈·舍夫勒与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顾涛互赠礼物

鲁迅长孙周令飞带领嘉宾参观鲁迅纪念馆中的“大师对话”成果展

大师对话

鲁迅与世界文豪”项目发想于2008年,2014年应运落地。以鲁迅符号链接世界符号,以鲁迅对话世界大师,促进中外顶级文化交流,在“大师对话”里探求中国文化的现代支点,在最高端的文化对话里呈现中国文化的走向。

如今,鲁迅已与法国的雨果、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夏目漱石、意大利的但丁等世界文豪进行了“跨时空”对话。连续进行6年的“大师对话”已成为绍兴文化走出去的象征和标志。

海涅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和政论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短诗和《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著名的讽刺长诗。鲁迅在海涅逝世后25年,即1881年出生于绍兴,虽然他们无任何交集,但这并不妨碍鲁迅与海涅的心灵遇合。

鲁迅十分推崇海涅海涅是鲁迅在气质上、文学理念上,甚至社会角色认同上,最为契合的一位文学家。他们俩都是旧制度、旧文化的批判者,也是新社会、新文明的呼唤者。

鲁迅是最早翻译海涅诗歌的中国作家,对海涅诗歌的喜爱贯穿了鲁迅的一生,他不仅收藏过三种不同语言版本的海涅诗集,而且对海涅的诗歌成就和文学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鲁迅与海涅身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深刻认识到人的意义,都深刻解剖本国的民族性。同时,海涅始终关注中国、同情中国;鲁迅长期阅读海涅,研究海涅,评介海涅,为海涅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即使在今天,海涅去世160年,其作品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是鲁迅与海涅重要的相似之处。

访问团嘉宾

杜塞尔多夫市市长沃尔夫冈·舍夫勒

海涅家族后人马丁·罗斯博士

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学院院长布伦纳·维尔切克

杜塞尔多夫海涅之家负责人克里斯多夫·奥夫·德·霍斯特博士

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院长培高德

推荐阅读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解放路、中兴路与鲁迅路的交叉口鲁迅中路235号
版权所有©绍兴鲁迅故里·沈园景区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