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尾 胜
一、序言
鲁迅1909年回到中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当优级科的生理学课,编写《人生象斅》稿本。次年在绍兴府中学堂又担当生理摄卫学课。《人生象斅》之中的“人”表示人体,“生”表示生活即生命活动,“象”表示现象,“斅”是“学”的本字,表示学问,《人生象斅》意味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的学问,即生理学。在该稿本的开头写着“生理学”。许寿裳把鲁迅聘请到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他把该生理学的稿本命名为《人生象斅》,还用《说文解字》的字体写该稿本的目录。
笔者在这篇论文里先说明《人生象斅》的各种版本及该课本的结构和内容,然后探讨该课本的编辑方法、编写意图和特征。此外,笔者对该课本的插图和文章的材料来源进行寻求,由此笔者明确该课本实质上好像横跨日本和中国一样地被编写,该课本是通过日本把西洋医学导入到中国并传扬的,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提供一点帮助。再加上,笔者探讨该课本的编写的意义及授课活动的意义。
二、《人生象斅》的各种讲义课本
(1)讲义课本
鲁迅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编写的生理学的稿本在鲁迅的遗物里。周丰一把该稿本跟别的有关鲁迅的资料一起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在他的赠送目录上写着“人生象數二冊 稿本”①。“人生象數”正是“人生象斅”的误记。唐弢看了该稿本,以该稿本为基础编辑了《人生象斅》,第一次收录在《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弢在《人生象斅》的《编校后记》上云:“《人生象斅》即《生理学讲义》,是鲁迅先生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授课时编定的。最初由绍兴鲁迅文化馆发现一部,油印两册;后来知道前年秋入藏於北京图书馆的一批鲁迅遗物里,也有这讲义,印写较为清楚,封面并经许寿裳题字曰「人生象斅」,可见这是鲁迅先生自留的一部。两本相较,绍本不但油墨模胡,而且间有脱落。因此我所依据的是京本,但也仍有参照绍本加以订正的地方”②。就是说,该《人生象斅》不是把鲁迅所有的,后赠给北京图书馆的稿本原样照抄的,而是唐弢以该稿本为依据,参考“绍(兴)本”进行调整和补充的。但是这本“绍(兴)本”的意思是绍兴鲁迅纪念馆所藏的课本,不是在绍兴编定发行的。笔者在这篇小论文里把唐弢如此校订,收录于《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的《人生象斅》作为基本课本。
(2)“绍兴本”等的各种课本
很难判定唐弢参考的“绍兴本”是哪本书,因为有各种课本。
生理学的课本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为了讲课被发行了。黄川在新疆大学图书馆发现了这本课本的上卷。在这本课本的封面的右上方写着“山陰周樹人先生編”,在正中间写着“生理學講誼”,在左下方写着“浙師博物科纂訂”③。
洪水平也在浙江省温州在黄川发现以前的文革之间从一大堆积如山的废纸之中发现了生理学讲课的课本④。黄川看洪水平的论文,把洪水平发现的第二卷看作了跟自己发现的《生理學講誼》上卷继续的下卷,这个看法有错误。因为两本课本的封面的题目不同,另外“呼吸系”和“第一”的系统名称登在这两本书很不自然,所以这两本不同。
笔者在绍兴鲁迅纪念馆阅览过《生理講義》上下卷,尽管在封面的左下方写“呉逸塵題”,但是这本课本的内容跟洪水平所提及的温州本下卷的内容一致,所以笔者认为双方是同一或同种的版本。这本课本似乎找不到鲁迅的笔迹,明显地可见几个人写的字,也可见有几个错字和忘写的地方,也可见有油墨洇得线条粗了的地方,唐弢云:“绍本不但油墨模胡,而且间有脱落”⑤,他所指的必定是此事。
这本《生理講義》是不能断定唐弢参考的“绍兴本”的,可是会补正稿本的不齐全,会有助于解释的理解,所以唐弢云:“仍有参照绍本加以订正的地方”⑥。
鲁迅工作的绍兴府中学堂后来变成了绍兴第一初级中学,在这所学校附设“鲁迅纪念室”⑦。此处陈列着的《魯迅生理衛生学講義》封面上写着“剑夫藏”,余白处模糊可见插图,以及这本课本的内容跟温州本和笔者阅览的《生理講義》不同等诸多方面来看,可以说是别的课本。
三、《人生象斅》的课本
(1)《人生象斅》的题目
在《人生象斅》的“绪论”的前面记载着“生理學”,在“绪论”中关于生理学云:“生理学(Physiologia L.)者,所以考核官品之生活,生学(Biologia L.)分科之一也。凡物函生于中,必有象著于外,其所著者,曰生活见象,总此诸象,则名生活。”⑧
(2)关于构成和内容
从《人生象斅》的课本的构成这一点看来,如上所述,在“绪论”云“生理学”的概论,接着把“综论”一分为二,一是“人体之构造”、一是“人体之成分”,在“本论”云“运动系第一”、“皮第二”、“消化系第三”、“循环系及淋巴管第四”、“呼吸系第五”、“泌尿系第六”、“五官系第七”、“神圣系第八”及“Generatio生殖系第九”,在“结论”以“体温”、“代谢”及“通言摄卫”结束。此外,对附录添加《生理试验术要略》,鲁迅把这篇论文作为单独的论文修订后于1914年发表在杭州的《教育周报》上。
当代的生理学从器官生理学发展到细胞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关于器官生理学的分类该《人生象斅》的分类跟当代的基本上差不多。
在该课本的“本论”的分论上把大部分的系统分为构造、生理和摄卫的三大领域叙述。构造和生理的领域连接着摄卫的,对“结论”把“个人摄卫”和“公共摄卫”放在最后,重视“摄卫”,特别重视青少年的卫生和预防生病。比如说,“僮子之骨多輭。骨质易於屈撓。故过加压抑。则成畸形。”⑨如此提起注意,又近视是在学校常常生的病,提出有关防止近视病的具体的建议⑩。
(3)参考书籍
当时日本的医学学者以德国等的医学书为基础编纂发行了医学书,如此鲁迅也参考医学书编写了《人生象斅》稿本。鲁迅参考什么样的医学书,根据鲁迅的藏书就明白。鲁迅在杭州和绍兴讲生理学的时间是1909年和1910年,只限于1910年以前购入或发行的医学书。在《魯迅手蹟和蔵書目录》的《第三集外文蔵書目录日文書》上登载如下的书籍⑪。
D《通俗动物新论》(箕作佳吉著,四版,1903年,东京敬业社),I《石川大生理学(上卷)》(石川日出鹤丸著,1909年,东京富山房),SK《生理学讲本》(Steiner.J.著马岛永德译,改正八版至九版,1904—1909年,丸善书店・南江堂),K《解剖生理及摄卫》(宫岛满治著,四版,1908年,南江堂书店),E《摄卫学粹》(山田薰著,1906年,丸善书店・南江堂)(书名前面的拉丁字母是笔者作为权宜之计写的。在《外文蔵書目录》的《外国書》上写着德语书籍,但是《人生象斅》的材料只要有这些日本的参考书就够了,此外把德语的医学书翻译成汉语很有困难,因此可以推测鲁迅没用德语书。SK的参考书,到哪儿用第八版,从哪儿开始用第九版,不太清楚,所以把1904年和1905年发行的第八版的看作鲁迅用的参考书。另外还可以确认上述所登载的书籍在《鲁迅目睹书目》⑫中都有。北京鲁迅博物馆把D、K和E的参考书作为鲁迅的藏书陈列过。)
还有鲁迅1904年、1905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听课笔记的L《鲁迅医学笔记》⑬。再加上,一个学生说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参考一本书,这是T《中学生理衞生教科書》(吴秀三著,申祺・文祺译,上海文明书局)的中文书⑭。笔者以这本书的原本《生理卫生教科书》(1903年日本开成馆发行)代用。
(4)插图的材料的出处
插图大部分是解剖图,其中有实验器具的画稿,还有图表。插图的总数因数法而异。每具有题目的插图一个一个数,增加图表,总计71张,其中有3张图表,即,“运动系第一”16张,“皮第二”0,“消化系第三”11张,“循环系及淋巴管第四”8张(内图表2张),“呼吸系第五”5张,“泌尿系第六”1张,“五官系第七”19张(内图表1张),“神圣系第八”11张,“生殖系第九”0。
这些插图的出处,因篇幅关系不详细论述,在第三章(3)提示的K参考书籍35张(其中估计有1张)最多,下次L16张或17张(其中估计有1张),T9+1/3张,SK4+2/3张或3+2/3张,D3张,E1张,不明2张。相似的插图很多,根据双方的插图的图形同不同来判断。
除了上面所举的参考书以外,还有鲁迅的老师、藤野严九郎作为参考书的石川喜直的《人体解剖学》,在坂井建雄的论文《关于鲁迅在仙台听的解剖学史课》上提示的插图的材料的书籍⑮、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同班小野丰三郎的藏书⑯和在浦山菊花的论文《鲁迅的解剖学笔记初探》上指摘的藤野严九郎的藏书⑰,这些插图都跟《人生象斅》的插图不同。因此插图的材料的出处如上段所述判断了。
(5)用语的问题
《人生象斅》的课本专业用语很多。当时没有统一的名称,大概把日语的名称的汉字就照样换中文的汉字。比如说,《人生象斅》的开头的插图,即“头骨侧视”图⑱的“二前头骨”和“三颞颥骨”等的名称都在《解剖生理及卫生》的“头盖的侧面”和“头盖的前面”的图上⑲。如果是德语书的话,不是这样简单的。鲁迅很注意同字异义的字和会有误解的字句,比如说,日语的“筋”会有误解,鲁迅用中文的“肌”或表示“Musculus”之中的“M”。
另外也有鲁迅独创的名称。鲁迅的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同事、夏丏尊云:“原来他的讲义写得很简,而且还故意用着许多古语,用‘也’字表示女阴,用‘了’字表示男阴,用‘’字表示精子,诸如此类,在无文字学素养未曾亲听过讲的人看来,好比一部天书了。这是当时的一段珍闻。”⑳唐弢在《鲁迅全集补遗续编》的《编校后记》云:“因此很保存了一些写法较僻的字体,这在其他文章里,也常常可以见到的。如腦作匘。胸作匈,脈作衇,瀉作寫,輭作耎,……。凡可保存,我都给他保存着,但因刻字困难,因而改植通用字体的也不少。”21他又吃惊于鲁迅的用字和做字的方法,又叙述很难刻字。
不限于医学书,用哪种专门用语关系到医学的内容的水平。在比较医学用语时,常常以神经的名称为例,兹比较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的名称和数目。根据松本秀士的《关于清末刊行的中文人体解剖学书》,英国人传教医师合信(BenjaminHobson)所著的中文书《全体新论》(1851年发行)曰脑神经有10对,德贞(John Dudgeon)所著的中文书《全体通考》(1886年发行)曰12对,奥山虎章著的医学用语词典的日文书《解剖生理学语部》(1881年发行)亦曰12对22。比较《人生象斅》与此《解剖生理学语部》,就脑神经的数目相同为12对,其名称的日文汉字只变成中文汉字,就脊髓神经也颈神经8对、背神经12对、腰神经5对、荐骨神经5对及尾骶骨神经1对,一共有31对,二者的数目相同,名称大致相同。《人生象斅》的神经系统的名称和数目以《解剖生理及卫生》(在第三章(3)所述的K,1908年第4版)为参考,而《解剖生理及卫生》沿用医学用语词典的《解剖生理学语部》的名称和数目。所以《人生象斅》与《解剖生理学语部》的神经系统的数目相同,名称大致相同。再加上,把《解剖生理学语部》的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的名称跟当代日本医学的名称核对起来,二者大致相同。同样把《解剖生理学语部》的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的名称跟当代中国医学的名称核对起来,除了语言的不同以外,尽管有些差异,可大体相同。总之,仅以《人生象斅》的一部分为例,其中有用原有文字之处,亦有创出的文字,除此之外,大部分是从日本医学书引入的,所以该《人生象斅》的专门用语都跟《解剖生理学语部》或《解剖生理及卫生》等的日本医学书的用语相同,跟当代中国医学的用语和当代日本医学的用语亦大体相同,由此可见该《人生象斅》的内容相当先进。
(6)材料的编辑的办法
寻找《人生象斅》的材料来源是这本书的句子和参考书的句子的核对的作业,成为微妙的作业,因为对象是人体这个同一物,会有同样的说明。也有完全同样的地方,也有以分类的办法、顺序、名称、微妙的记述的办法和独特的比喻为线索进行找着的地方,跟简单扼要的记述这个课本编写的趣旨合适不合适的事情也会成为线索。但是,此处所说的材料的利用就是参考书的句子的利用,句子的利用当然意味着内容的利用,不只是内容的利用。还有会混合地利用复数的参考书的句子。不待言,也有材料来源不明白的地方,也有由于混合等很难判断的地方。补充说,尽管很少,也有比如说“嗅觉”23等的鲁迅不依靠参考书,自己整理好记述的地方。
且说笔者要说明在《人生象斅》的课本上用什么材料,唐弢编辑的《鲁迅全集补遗续编》的《人生象斅》一共有两百四十多页,因篇幅关系,只得在开头和末尾的地方举两书的句子同样或差不多的例。
在《人生象斅》的生理学概论已经记述了在第三章(1)的“《人生象斅》的题目”,笔者认为这些句子以在《生理学讲本》(第三章(3)的SK)的“绪言”中的生理学的说明24或在《鲁迅医学笔记》(第三章(3)L)的《组织学笔记》“生理学—总论”25为参考。在《人生象斅》下次提到“生理学”的办法,这件事情在《生理学讲本》也登载26。接着提到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关系及力学(物理学)和有机力学(有机物理学)的关系,这些事情在《人生象斅》和《生理学讲本》的两书记载着27。《生理学讲本》其他在专业的方面很有用,特别“六泌尿系”和“七五官系”供参考之用。
其次在《人生象斅》提到“总论”,这段“总论”以《解剖生理及卫生》(第三章(3)K)为参考。前者的“人体之构造第一”的“一头”、“二躯”和“三支”的内容跟后者的“一头部”、“二躯干”和“三四肢”的差不多,前者的“人体之成分第二”除了“一无机性杂质”的“三盐类”以外跟后者的同样28,“二无机性杂质”完全同样29。《解剖生理及卫生》其他在“六泌尿系”和“九生殖系”以外全般地供参考之用。《解剖生理及卫生》在编写课本的趣旨、构成、顺序和内容的方面跟《人生象斅》适合,可以说是主要的参考书。但是这本参考书没有生殖学。
《人生象斅》的末尾是“结论”,其中的“代谢第二”的“生活”、“代谢”和“代谢盛衰”跟《生理卫生教科书》(第三章(3)T)的“第十一章 第二节新陈代谢”的“生活现象”、“新陈代谢”和“生长、肥满、羸瘦”完全同样30。前者的“通言摄卫第三”的“个人摄卫”第一段落跟后者的“第十一章 第四节 全身的卫生”的“清洁”、“运动、休息”,第二段落跟“疾病的原因”,第三段落和第四段落跟“疾病的治疗”完全同样31。《生理卫生教科书》的范围很大,写法简单扼要,跟鲁迅的编写课本的趣旨合适,其他,在“一运动系”和“二皮肤系”特别供参考之用。
《鲁迅医学笔记》是重要的参考书,在所有的系统方面供参考之用。这本笔记不管怎么说是鲁迅学医学时一字一句地自己笔记的,而且有藤野老师补正写错和忘写的地方,当然应该大有益处。但是这本笔记是几位老师的讲义录,句子很长,不简洁,没有最要紧的摄卫学。
鲁迅又拿出了这本《鲁迅医学笔记》,看了藤野严九郎老师用红笔批改的地方,一定重新体会了那位老师在严格之中表示的温情。又,鲁迅必定想到了那位老师希望新的医学传播到中国。之后,1926年写出了《藤野先生》为题目的作品。
四、编写讲义教材及讲生理学课的意义
张仲民在《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及其读者》的论文中云:“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晚清中国的文化空间里弥漫着这种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即使是面向一般读者的书籍也多有这种表达。相应,此时的书籍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生理卫生书籍。”32在这篇论文里有“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书目”一览表33,这张一览表收录了一百三十本左右的生理卫生教科书和书籍,其中未见鲁迅著的《人生象斅》,宫岛满治著的《解剖生理及卫生》和吴秀三著的《生理卫生教科书》的中文译本却收录在内。这张一览表以报刊和杂志的广告为主要材料,以图书目录和译书目录作为补充。由此可以推断,鲁迅的《人生象斅》是在学校用的,不用做出售的广告,因此并未出现在这张一览表上。
在这张一览表上,可见外籍医生的翻译著作,尤其日籍医生的很多。很多的译本仅仅是照原样翻译原书,鲁迅编写的课本不是如此的,是从几本参考文献和自己记录的医学笔记进行选择必需的部分编辑而成的。
该《人生象斅》的课本想方设法的地方很多,学生很好懂,而且容易把握住要点。比如说,在插图的方面,在“头骨侧视”、“头筋之一”和“头筋之二”用相同的头骨,在“匈肌”和“腹肌”等也插入断面图。在文章的方面,把专业性内容改写成好懂的内容,整理好项目,多用四字成语,削减多余的字句,把握住要点,而且很有道理,好懂。许寿裳云“鲁迅教书是循循善诱的,所编的讲义是简明扼要,为学生们所信服。”34
但是,在内容的方面为了使一般的学生能听懂,又为了广泛介绍构造、生理和摄卫三门领域,因此避开详细论述,还有一些错误和写错。
在该课本的写法上充分显现出鲁迅对学生的教育不寻常的关心。又,在体系地组成结构,为易懂想方设法以及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编写课本的态度上,可见鲁迅专心致力于医学教育。又,在提示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的医学思维方式以及展示无法否定的医学世界的姿势上,可见鲁迅打算把人的眼光从旧来的儒教等的想法和旧世界转而面向新的想法、新的方法和新的世界而启发。
鲁迅编写生理学的稿本,以及给学生们讲课,这些工作不只是为了给母亲和周作人夫妇寄生活费,而且是为了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们当先进的教育家。鲁迅在《〈呐喊〉自序》上关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拿出两个理由,一个是做医生救病人,一个是促进国民向维新的信仰,之后他才认识了这些就是幼稚的知识,只不过是作了酣梦的35。后来鲁迅放弃学医学退学,回东京本格地专心进行文学活动,即是所谓的“弃医从文”。但是,编写《人生象斅》稿本和讲课活动遵照以医学救病人的愿望,也遵照以医学促进国民信仰维新的想法,如上所述,尽管这项活动很小,也遵照以卫生保护国民的身体的期望,也遵照鲁迅的原来的思想,即种族维持、救国、废满兴汉和立人思想的指针。还有,鲁迅从中国的绍兴到南京,经过日本的东京和仙台,又回到了杭州和绍兴。鲁迅在杭州和绍兴这两个地方,靠着以西洋医学为基本的日本医学书籍及在仙台听课记述的《鲁迅医学笔记》,翻译编辑了该《人生象斅》稿本。就是说,鲁迅通过编写《人生象斅》稿本和授生理学课,把日本医学即西洋医学导入到中国。导入到日本的西洋医学对日本现代化的进程有一定的帮助,导入到中国的医学同样有助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鲁迅著作的《人生象斅》也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一点帮助。
依靠《藤野先生》,藤野老师希望新的医学在中国通过鲁迅出现36。鲁迅以写好医学稿本《人生象斅》并给很多的学生们授课贡献于建设新的中国医学,从而可以说藤野老师的期望得到了小小的回应。再加上,鲁迅的确没当医生或医学学者,但是为了“从文”而“弃医”,就是说不是从心里“弃医”的,此处不再举很多的例,可之后鲁迅对医学的关心一直残存着而没有消失。
本论文原收在《中国言语文化研究第13号》(日本佛教大学中国言语文化研究会,2013年8月发行)中。此次刊载于本研究志之际,笔者把原日语论文缩减到三分之一后翻译成汉语。
注释:
①《北京圖書館所藏魯迅手稿抄本簡目》,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编《文物参考資料》第77页,1953年第11期。
②⑤⑥21唐弢:《编校后记》,《鲁迅全集补遗续编》第942—943页、第943页、第943页、第943页,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版。
③黄川:《鲁迅编著的〈生理学讲谊〉在新疆发现》,《鲁迅研究动态》第20—22页,1988年2号(70号)。
④洪水平:《鲁迅编著的〈生理讲义〉在温州发现》,《绍兴鲁迅研究专刊3》第51—55页,1984年。
⑦鲁迅在绍兴仓桥附近的“绍兴府中学堂”工作,这个学校现在成为“绍兴第一初级中学”。这个学校内有叫“鲁迅纪念室”的房屋。
⑧⑨⑩24唐弢:《人生象斅》,《鲁迅全集补遗续编》第593页、第617页、第783—784页、第743页,上海出版公司1952年版。
⑪《第三集外文蔵書目录 日文書》,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魯迅手蹟和蔵書目录》第84—86页,1959年版。
⑫中島長文编《魯迅目睹書目》第22—24页,1986年版。
⑬2005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将“鲁迅医学笔记六册”的电子复制赠送给日本的东北大学。杨燕丽在《关于鲁迅的〈医学笔记〉》(《鲁迅研究月刊》第48页,1997年第1期)云:“后来的事实说明,‘医学笔记’遗失的说法,是鲁迅的记忆有误。全国解放后,绍兴因筹建鲁迅纪念馆而征集文物,发现在张梓生家中存有三箱鲁迅藏书,其中就有鲁迅的‘医学笔记’。”
⑭王铎中在《忆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乡友忆鲁迅》第100页,绍兴鲁迅纪念馆1986年版)云:“先生教授的生理卫生学,系采用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日本人著,无锡人译)。”这本书就是无锡人申祺、文祺将日本人吴秀三著的《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翻译成的教科书。
⑮坂井建雄:《魯迅が仙台で受けた解剖学史の講義について》,《日本医史学雑誌》第364—370页,第54卷第4号2008年。
⑯小野豊三郎的藏书在日本东北大学史料馆。
⑰浦山菊花著、解泽春译:《鲁迅的解剖学笔记初探》,《鲁迅研究月刊》第24页,2006年第9期。
⑱在《人生象斅》(注释⑧)的第604页上有“头骨侧视”的插图,这个插图的右下面有鼻骨的图。
⑲《解剖生理及衛生》(在第三章(3)所述的K)的第42、43页的“头盖的侧面”、“头盖的前面”。
⑳夏丏尊:《鲁迅翁杂忆》,西湖文艺编辑部编《鲁迅在杭州》第40页,1979年版。
22松本秀士:《清末刊行の中国文人体解剖学書について》,《日本医史学雑誌》第562页、第560页,日本医史学会2007年版第53卷第4号。
23《人生象斅》的第593页,Steiner.J.著,馬島永徳译的《生理學講本》(丸善書店,南江堂发行,八版1904—1905年)的上卷第1页。
25《鲁迅医学笔记》之中的《组织学笔记》的第152页。
26《人生象斅》的第594页,《生理學講本》的上卷第2页。
27《人生象斅》的第594页,《生理學講本》的上卷第2—3页。
28《人生象斅》的第597—599页,《解剖生理及衛生》的第14—17页。
29《人生象斅》的第599—602页,《解剖生理及衛生》的第17—22页。
30 “代谢”在《人生象斅》的第829—831页,在《生理衞生教科書》的第141—147页。
31 “个人摄卫”在《人生象斅》的第832页,在《生理衞生教科書》的第152—160页。
3233张仲民:《晩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及其读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史林》第21页、第25—29页,2008年4期。
34许寿裳:《谈鲁迅在杭州教书》第26页,西湖文艺编辑部编《鲁迅在杭州》1979年版。
35鲁迅:《〈吶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下同)。
36鲁迅:《藤野先生》,《鲁迅全集》第2卷第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