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古老而又时尚,历经千年而不衰……
她既俚俗而又高雅,能居庙堂之高,又入百姓之门……
她既刺激而又养身,不但调节身心,更可以激荡思维……
她既具水的外形,又具火的性格,外柔内刚,兼容并蓄……
数不尽的酒典佳话、名人趣闻、美丽传说,由她而生……
她就是琥珀色的绍兴黄酒,那么绚丽多姿,那么神秘可探,那么魅力四射。
一种酒从偶得天然到人工酿造,历经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技艺改进。从宋代的风格定型,到明清时期的名扬天下;从抗战时期的没落,到今日的复兴,其兴衰起伏无不感应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变化,实在是妙不可言、魅力无穷……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幅闲散悠游的画面。一个留着辫子的穷酸文人,在咸亨酒店用几枚散铜钱沽黄酒就茴香豆喝,没有古代文人贺知章“金龟换美酒”豪迈,也没有陆游“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那般的优雅,但照样喝得很滋味。
绍兴人都喜欢喝黄酒。绍兴酒美,美在鉴湖之水。水好,酿成的酒自然也好。绍兴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随到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酒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越王勾践时期。当时,越王勾践被吴国所败,带着妻在吴国当了三年的奴仆,后来回到越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实行以酒奖励生育政策,规定:”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以此增加兵力和劳动力。而越王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最终报仇雪耻,在一定程度上是绍兴黄酒给了他与他的军队一种惊人的力量。公元前239年,经过卧薪尝胆的句践出师伐吴,出征时,父老乡亲向他敬酒,句践把酒倒在河的上游,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士卒感奋,斗志大增,终于灭吴复国,也留下了投醪劳师、壶酒兴邦的动人的壮丽诗篇。
绍兴人爱酒不仅仅是因为酒的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酒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绍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酒的谚语。
“跑过三江六码头,吃过汆筒热老酒”绍兴人在夸赞一个走过南北、见过市面的人的时候,往往喜欢这句俗语。汆筒热老酒,其实是绍兴沿袭至今的一种风俗。绍兴人喝酒,只要天气一有寒意,就喜欢将老酒温一温再喝。
“老酒糯米做,吃了变妞妞”,这说明我们黄酒营养丰富,它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本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黄酒中所含这8种氨基酸的含量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如果啤酒被列是营养食品中的“液体面包”,那么绍兴黄酒被誉为“液体蛋糕”是当之无愧的,难怪绍兴有句老话“陈年老酒喝一口,包你活到九十九。”
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既是水乡,又是桥乡,更是醉乡,所以您到了绍兴一定得喝一杯咱们绍兴的黄酒,感受一下酒乡醇正的韵味。其实中国的酒文化本身就是黄酒的文化,由此产生的魅力更是扎根于民族、扎根于百姓……
绍兴黄酒城 单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