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委、市政府决策将市区环城河的管理工作交由我公司以来,公司紧紧围绕“清水工程”为核心,不断强化现场管理的力度,实施清淤整治工程,使得环城河水环境有了明显提升,适应了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求。如今,城区河道水质明显改善,随着环城河步行道的贯通以及夜游环城河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
环城河全长 12.2 公里,沿线分别建起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西园、百花苑、迎恩门、河清园、都泗门等八大景点,同时也
是市区主要的行洪排泄河道和我市主要水上航道。环城河两岸以公园绿带、居民小区为主,其中环城东河迪荡新城住宅、商铺较为集中。通过对水环境的大力整冶,环城河总体水质有了较大的改观。河道总体水质为Ⅳ类,流域内水质最差为内河迎恩门河口,为劣Ⅴ类。
绍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清水工程”的决策部署,环河及沿岸也进行了多次综合整治。如今,河道水质和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古城水域保护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我们新建了亲水设施、沿河绿化带及休闲广场,还碧水、绿地于民,使人们拥有更加宽广的活动场所,享受健身、文化娱乐、散步等休闲的乐趣。尤其是去年实施的环城河滨河休闲步行道贯通工程,进一步推动了环城河的整治开发,提升了环城河与古城各个节点的服务功能和整体形象,拉近了市民与环城河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超然意境。
根据工作要求,我们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对主干河道两侧各200米和沿支流上溯500米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进行了调查摸排,并按不同的污染种类进行分类登记,1月20日下午,冯建荣副市长带领市政府相关部门专题调研环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先后现场踏看了辕门桥河道违章搭建、治水广场河道排污口污染、稽山桥热电厂旁垃圾堆放等现场,摸清河道污染情况,专题召开整治工作会议,明确管理目标和工作要求。
环城河河道水环境治理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为载体,建立健全属地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工作机制,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资金保障、监管考核等方面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计划和保障政策。具体目标有:
(一)水质更好。今年要巩固各类污水纳管成果,加强六小行业污水治理试点,全面清除周边违法搭建,基本消除沿河洗涤陋习,修复沿河破损河岸。到2014年底,力争部分河段达到Ⅲ类水标准,保证环城河整体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到2017年底,环城河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大于90%,功能区水质实现“消灭Ⅴ类水、实现Ⅳ类水、争取Ⅲ类水”的目标。
(二)景观更美。主要河道无杂物漂浮、无违章设置、无护岸坍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五无”目标,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河道环境显著改观,营造一个鸟语花香,赏心悦目的美好环境。
(三)效用更大。真正实现人水相亲,乐在其中,让环城河真正成为绍兴的一条样本河,成为水上休闲的黄金游线。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环境工程,也是一项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我们力争完成环城河主干河道两侧主要污染源的治理任务,大力提升水环境,争取重现“水清可游,岸绿可闲,街繁可贸,景美可赏”的环城河新貌,把环城河建成全市样板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