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绍兴鲁迅纪念馆信息小组的几位小编们门很忙,每人都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看稿,会心的微笑时而从她们嘴角边流淌出来。“同学们都写得非常认真,有文有思,各有特点,有的写得很生动,有的还联系生活写得很有深度,都从不同视角谈到了自己对鲁迅纪念馆的认识,对鲁迅文化的解读。比如其中一位高三学生写的《窥鲁迅》一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次从编辑角度来看学生们的作品,对我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业务提升。”小编之一、纪念鲁迅纪念馆讲解员陈丽君如是说。
这是绍兴鲁迅纪念馆组织力量对即将出版的《走近鲁迅二集》进行“二校”的一个片断。自2015年9月《走近鲁迅二集)征稿函发出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纷纷响应。在择优录用的基础上,将与去年10月绍兴鲁迅纪念馆联台多家省内外媒体发起、面向江浙沪中小学生的首届“江浙沪新少年作文大赛”——重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获奖作品一起结集公开出版。
“走近鲁迅”是近年来绍兴鲁迅纪念馆联合当地教育部门、旅游集团和鲁迅文化基金会主办发起、面向中小学生的一个主题活动。活动结合鲁迅故里百草园、三味书星等实景资源,以学校“第二课堂”的形式,引导广大学生深度解读鲁迅作品、领略鲁迅笔下风情,在寓教于乐中接受鲁迅文化和鲁迅精神的重陶。一年多来,绍兴鲁迅纪念馆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批学生群体。目前“走近鲁迅”已通过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十佳项目初评,也为绍兴鲁迅纪念馆正在创建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提供了丰富的产品。
回顾“走近鲁迅”活动启动以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思考。
一是新常态,与时俱进的基地教育。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新常态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保持基地教育的”鲜度”和活力,以中小学生“走近鲁迅”活动为载体,绍兴鲁迅纪念馆作了积极探素。
“走近鲁迅”由常态化活动和个性化活动两部分内容组成,常态化活动包括参加三味早读、风情园看社戏、百草园公开课、印象鲁迅、民俗风情体验等,以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笔下风情园、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现场为实景课堂,充分利用馆区现有文化资源和实景资源、讲解资源,通过讲解、表演、参与、互动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学生直观地解读鲁迅作品、领略鲁迅笔下风情。与此同时,注重创新载体,提升活动质量。如2015年暑期面向中小学生推出的“走近鲁迅”特别活动,由“念一念”三味书屋私塾课、“演一演”少年鲁迅的小故事、“找一找”鲁迅童年的乐趣、“听一听”鲁迅笔下水乡社戏、“猜一猜”鲁迅笔下艺术人物、“写一写”“走近鲁迅”活动的感想等几个版块组成,在互动体验中让广大学生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个性化活动由参与学校根据自身教育特色,实行“一校方案”,以小学生活动生动活泼、初中生活动深入了解、高中生活动深度解析为主旨,通过举办一系列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活动,通过感受、体验、参与,既使绍兴鲁迅纪念馆传统修学品牌——“跟着课本游绍兴”活动得以延伸和深化,也使景区实景资源得以合理串联和综合利用。
二是新内容,解读丰富的名人文化。人物类纪念馆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向大众化的受众展示名人主要生平事迹,名人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等,仅靠纪念馆有限的展示无法满足学生求知欲望,而这恰给学生创作发挥提供了无限空间。如树人小学由中学课本提炼而成的情景剧《快乐百草园》,在欢快的氛围中生动诠释了鲁迅与闰土的纯真友谊,非常适合小学生心理。绍兴一中初中部策划的主题班会更像是台大戏,把鲁迅故里广场、百草园、社戏台、鲁迅生平事迹展厅几个景点串联在一起,内容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宽广。而鲁迅中学发起的微博征文,以小见大,显示高中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积累起来,就是“跟着课本游绍兴”的生动教材和经典案例,实际上有利于鲁迅研究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普及与应用。
“走近鲁迅”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舞蹈、经典诵读、写作、微博征文、微型公开课、徽拍、5D电影的“立体效果”突破了以往单纯参观的平面模式。尤其是微文化的综合运用,充分调动了景区管理资源、人文资源、现代多媒体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网络传播技术等多种馆区内外资源对接互动,在赏识赞美中传递了鲁迅思想。
三是新语言,达成快乐的教学目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形象地说出时下校园学生学习语文的薄弱环节和学习中的苦恼。学生们在参观、体验人物类纪念馆的同时,能够链接应试教育,切实增长见识、提高写作能力,对学校教育将是有益的补充。无论事前学生自己的方案策划还是事后学生参与征文活动,主题教育提供了一个思维创新、启迪心智、开阔眼界的开放平台,从清新的文笔、形象的描述中,接触记叙、散文、戏剧、诗歌、议论等多种文学体载,以贴切、平易、新鲜的写作特点,感悟鲁迅形象化的写作手法,从而沿着鲁迅成长的足迹,认识鲁迅、品味鲁迅、怀念鲁迅,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学语文与观人文”中激发了大语文教育的乐趣。
四是新途径,让博物馆的文化活起来。未成年人成长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走近鲁迅”主题活动因其安全可靠、全程免费、富有新意无疑提供了一种安全快乐的学游样本,不仅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让快乐学习成为一种可能。如绍兴鲁迅纪念馆发起主办的“江浙沪新少年作文大赛——重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把“写作文”与“周树人”结合起来,要求青少年学生融会贯通、顺“理”成“章”,不仅及时传递了“让年轻人关注鲁迅”的好声音,也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热情参与。
“走近鲁迅”主题活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平台,课本中的大课经过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可以拆分成多节生动活泼的小课,优秀民俗民风经过自己理解改编以后可以搬上舞台演出,而且许多活动需要大家配合,不仅理解了课本知识,同时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走近鲁迅”活动将立足纪念馆,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用心用力、持之以恒,成为新时期绍兴鲁迅纪念馆基地教育的一个新品牌,成为连接学校家庭和博物馆的一条纽带,最终实现从“走近鲁迅”到“走进鲁迅”的跨越。
选自《中国文物报·博物馆周刊》 2016年3月29日
杨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