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旅游委员会文件
绍旅委〔2010〕3号
签发: 宣传中
关于印发《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旅游局,市直各旅游企业:
现将《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二月五日
《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要点》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市旅发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加快推进全城旅游战略、打造文化休闲城市、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之年。今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 “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和省、市旅发大会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加快把绍兴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文化休闲城市”和“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坚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项目创建、服务质量提升”两大重点,做好“全城旅游、全市旅游、全民旅游”三篇文章,全面推进绍兴旅游业新发展。
今年全市旅游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为:接待入境旅游者 47.86万人次,同比增长10.8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82% %;接待国内旅游者32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5 %,国内旅游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17.5%。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2010年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高标准制定旅游规划。要根据旅发大会要求,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五年建成”的方针,抓紧编制《绍兴市全城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从绍兴旅游的实际出发,着重在基础设施、业态布局、项目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和环境配套等方面对绍兴全城旅游的发展进行全面布局。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凝聚共识,集聚力量,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将绍兴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文化休闲城市,全面打造城旅一体、城市即旅游的全城旅游新模式。按照“统揽全局、科学编制”的工作要求,抓紧制定全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积极探索培育龙头企业以增强竞争力,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努力迎合旅游大众化、散客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要强化规划的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对涉旅项目的规划指导和协调。
二、高强度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项目动态考核机制,对重大旅游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围绕“江南古城”、“水乡风情”、“休闲度假”三篇文章,抓紧启动一批水上旅游、夜间旅游、社区旅游、休闲旅游的项目和产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市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水城旅游综合体验区、迎恩门风情水街、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镜湖湿地旅游综合体、黄酒城二期、迪荡新城旅游商贸游憩区、绍兴县大香林二期、嵊州温泉湖旅游度假区、诸暨西施故里旅游区二期工程、上虞曹娥虞舜文化景区、新昌大佛寺综合提升工程等一大批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建立全市旅游项目储备库,完善旅游项目储备机制,确保旅游项目开发有储备、有梯队,形成高强度推进项目投资开发的良好局面,确保完成三年旅游项目投资171亿元的建设目标,力争完成200亿。要根据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的要求,积极策划一批有规模、有震撼、有影响的综合性项目,打造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做大产业,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做强市场。
三、高水平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根据“大旅游、大市场”的理念,扎实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积极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培育新兴旅游业态和旅游消费热点,构建更加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旅游与水利、林业、农业、体育、文化、文物等相关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扶持乡村旅游、产业旅游和各类主题游、体验游、休闲游的提升和发展,促进新兴旅游业态健康发展。实施新项目打造和老产品升级“两轮驱动”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四、高品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充分认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对培育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重点提升全市旅游景区(点)、旅行社、饭店三大行业的旅游服务品质,组建旅游行风监督员队伍,全面督察和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各项工作。认真开展旅行社品质等级、旅游饭店星级、景区A级的评定和旅游“十百千”工程,特别要做好古城旅游区5A创建工作,争取在年内申报成功;要不断提升景区品质,积极争创5A;组织开展全市导游大赛、最佳旅游饭店和最佳旅行社评选、专业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和旅游交通、环卫、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完善旅游质量监督机制,有效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
五、高要求做好旅游营销推广。以建城2500周年庆典、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认真谋划,积极对接,全面接轨,精心组织好节会活动,办出影响、品牌和效果;市区要认真做好第二十六届中国兰亭书法节、2010年中国绍兴水城风情旅游节和公祭大禹陵典礼及全城旅游高峰论坛活动,各县市要结合自身优势,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要面向全社会开展和完成绍兴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城市礼品和旅游商品、社会旅游资源点、街头表演点、社区旅游志愿者等征集、评选活动,营造全面参与、全城旅游、全市整合的浓厚氛围。积极策划城市品牌和旅游形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借助“活力浙东南”、“杭嘉湖绍”都市经济圈等区域合作组织,特别要改进促销方法,讲究促销有效性,发挥联合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的功能作用,共同参与市场推广活动,切实提高旅游市场营销的有效性。广泛运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改版绍兴旅游门户网,提升网络平台,加强对旅游信息工作的考核,切实增强旅游宣传营销效果。抓紧筹建成立市旅游推广中心。完成绍兴旅游指南的制作、派送工作。组织市县联手在央视、上海文广、凤凰传媒、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上投放形象广告,打响“大城市、大绍兴”的整体旅游品牌,提高绍兴旅游的知名度。研究筹建市旅游集散中心,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坚持市县联动,逐步开通市区至各县(市、区)主要旅游区的旅游专线巴士,至长三角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直通车,做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拓,宣传共推。
六、高效能培育旅游市场主体。要全面梳理各级政府出台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减轻旅游企业负担,扶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要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土地、资金、人才等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好水电气和工业同价、刷卡消费和商场同费等政策规定。要排出一批重点旅游企业,加以重点政策扶持和工作支持,争取在3年内,至少培育5家10亿元以上资产的旅游企业,营业额超亿元的旅行社、年游客超百万人的景区、客房上五百间的度假型旅游饭店等,以增强我市旅游主体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当前,要重点扶持和培养绍兴龙头旅行社企业,增强旅行社的产业组织和市场推广能力,引进有实力旅行社企业,推动和加速旅行社规模化发展步伐。要积极引进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集团,大力发展国际连锁经济型酒店和商务型、度假型、文化型、会议型等特色主题酒店。要不断优化旅游行业结构,促进我市旅游业整体、全面、健康发展。
七、高素质打造旅游队伍。要创新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更新理念,探索机制,加大力度,突破用工紧张、人才难留两大瓶颈。要加强旅游企业培训工作,全面开展市直星级饭店服务人员服务技能培训、全市英语导游人员培训考试、旅游饭店前厅英语培训、农家乐服务人员培训、迎“世合”旅游志愿者现场培训等多项培训业务,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要依托产学研合作站,加强与旅游专业院校的校地合作,进行人员培训、继续教育、课题研究、送教下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建立考学制度,开展课题调研、专业培训、结对帮扶、论文撰写等活动,加强廉政教育和党建工作,健全国有旅游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大力引进和招聘复合型高层次紧缺性旅游人才,不断完善和充实旅游队伍。
主题词:2010年 全市 旅游工作 通知
抄送:省旅游局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袍江新区管委会,镜湖新区管委会,旅游集团
绍兴市旅游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二月七日印发
(共印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