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早春。
几场细雨过后,空气逐渐温润和暖,草木次第苏醒,自一冬的泥泞里舒展出点点生机。这是多美好的季节。饥馑了数月的眼睛,忽然一头撞上繁花似锦的饱满春光。刹那恍惚,欲辩忘言。
三月,我自碧水盈盈的江南走过,不经意间邂逅了那一抹烂漫的粉白绯红。是樱花,在钟灵毓秀的会稽山脚下,在渐暖的春日里肆意绽放。东风的手指抚过微醺的空气,裹挟了霞光的云彩从九天降临,缠绕在枝头,渲染出一片粉色柔媚的梦境。
笑靥簇拥着笑靥,霓裳层叠着霓裳。将柔软精致的心事捧在掌心里,绣口一吐便是漫山遍野的迷人芬芳。穿行花间,听凭落英纷纷如雨,旋舞着赶赴春泥的邀约。流连的人儿,如痴如醉,不知归路。
那就爽性莫要急于归去,就在樱花树下寻一处空隙,席地而坐。仰面是湛蓝天空作底,繁复花枝摇曳,低首是青碧春草如茵,缤纷落英铺陈。此生何其幸运,得逢如此良辰!
倘若再有一樽黄酒轻轻啜饮,一段华章缓缓吟哦,那这丽日风景便更添数分雅韵。诗、酒、花,本来就都是无比风雅的事物。仿佛无论何时何地,它们都有着无从开解的结。
一盏酒是一片宁静的湖,一朵花是一叶飘摇的舟,就是如此的优雅恬淡,将迟迟春日酝酿成悠长的诗。而樱花短暂绚烂的生命,溶化在柔婉绵长的酒香里,沉淀出染上江南水光的绮丽妖娆。
古旧的典籍们一时疏忽,将这娇媚的樱花遗漏在角落,是莫大的损失。尽管如此,依旧有人为这份美丽感动,吟哦出几笺短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这是苏曼殊的感慨。而祖籍绍兴享誉中华的周恩来总理,在求学期间也写过有关樱花的诗歌:“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都是清洁静美的好句子呢!
樱花花期如此短促,瞬息而逝。纵然开时有如云兴霞蔚,盛极一时,不过一周便销声匿迹。为了在这短短数日中尽情挥洒,樱花积攒了一整个寒冬的辉煌。如此热烈,如此壮美,只争朝夕。一如越州人的心性气质。可以沉默,可以寂寥,但所有沉寂归根结底都是为最后的潇洒与壮阔做铺垫。
就如同山洪肆虐的灾年里,夏禹沉默着接过父亲未竟的治水大业,胼手胝足,不辞劳苦,历经十三载,跋涉中原,疏浚河道,修筑堤坝,终引百川入海,平息水患,他也因此赢得万民景仰,会诸侯于会稽山,青史留名。又如同刀兵四起的春秋,越王句践退守会稽山中,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十载光阴的忍辱负重来换取一朝功成,挥师雪耻。如今的会稽山,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无不铭记着越人流淌在血脉里的恒久坚忍。也正是这份韧性与不甘,方才孕育出了万千樱花成林。樱花植根于此,将萧索北风凛冽寒意逐一承受、积攒,只为了在春暖大地的瞬间,恣意盛放,晕染出如诗如画的绚丽风光。
如此甚好。再不用跋山涉水,漂洋过海,去往遥远的东瀛。便在这江南,越州古城,亦有赏樱的极好去处。城郊,东南,六公里处,便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名山会稽。山下有樱花林,其茂密繁盛冠绝华东。如今正是水清风暖的好时节,相信樱花的刹那芳华,滴入酒盏,收入诗囊,定将成为恒久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