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纪念馆召开“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展览改版研讨会
3月27日,鲁迅纪念馆召开“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展览改版研讨会,来自鲁研、文物、旅游、设计、教育、文化界的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结合免费开放实际,对陈列改版的内容和形式建言献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仲丽华,“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展览改版工程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资深文物专家高军认为陈列改版一是应该体现绍兴特色,突出鲁迅成长的历史背景,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鲁迅青少年的活动轨迹;二是应该体现陈列水准,重视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挖掘和研究,不断丰富鲁迅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用内容来说话,用文物来体现,用真实、丰富和科学的文物展品体现陈列档次,使陈列内容更有系统性更有说服力;三是应该体现时代成果,运用当今高新科技,有选择地加以采用,形式打破常规,使静态的文物动起来活起来,达到与观众互动的效果。 鲁研专家裘士雄认为原先陈列采用编年体形式,经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检验,得到中外观众肯定,基本框架不宜轻易变动。对于陈列改版,他建议在保持绍兴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最新鲁研成果,争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沈江峰认为陈列改版在面向公民时应该更多考虑对下一代精神领域的影响,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更自由、更包容、更开放,从布展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吸引孩子,注意成人和孩子的欣赏差异。同时关注互动性,让孩子积极参与,让展览更有意义,体现鲁迅的思想魅力和文字魅力。 视觉设计专家董建成认为,应该围绕绍兴的鲁迅和鲁迅的绍兴做文章,以最大多数观众体验的需求为标准,结合免费开放以来大流量、让观众在快速流动中接收等因素,充分利用复合空间体现陈列要素。 绍兴博物馆副馆长娄烈提到了增加鲁迅文物、深化越魂主题的一些具体做法。如重点突出绍兴历史文化对鲁迅的影响,除历代名人外,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展示,更贴近实际。 仲丽华副总经理指出,改版陈列内容上要在现有的框架上增加绍兴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做到语言平实,贴近生活,文字优美,避免说教,现代发展需要与当代主题文化结合。在展览形式上要以实物为主,改变场景式的展陈形式。在参观过程中增加互动性,在巩固老观众的同时,更多兼顾80后90后新观众,用动漫、微博等互动新形式,符合新需求。她还建议发挥临展厅、报告厅作用定期举办馆藏文物展览、开展观众互动等。 鲁迅纪念馆馆长陈勤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由衷感谢。对于改版的主题,他归纳为用现代的手段折现历史的本真,用互动的手段打动游客的心灵。在陈列形式上,原有框架基本保持不变,着重体现绍兴鲁迅、文豪鲁迅、世界鲁迅、艺术鲁迅和亲近鲁迅几大块面。如对“绍兴鲁迅”块面、“文豪鲁迅”块面进行完善充实提升,“世界鲁迅”块面包括对外交流,鲁迅与文豪故乡的对接等内容,“艺术鲁迅”块面包括油画鲁迅、版画鲁迅、中国书画鲁迅等丰富陈展内容,展示馆藏文物精品,在“亲近鲁迅”块面中,恰如其分地使用互动手段,增加新馆客流量。 下阶段,鲁迅纪念馆将在深化细化基础上,着手撰写《鲁迅生平事迹陈列》总纲方案,同步展开文物征集、复制等前期工作。 (杨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