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未及盛夏,但漫步花香鸟语中,愈加发现山林深处的清新与幽静。泥土的气息,让我们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拾阶而上,两旁尽是郁郁葱葱,耳畔更有声声鸟鸣,不时阵阵轻风拂过,还带着林间那丝丝的摇曳声。
于是,原本因为爬山而满头大汗,现不禁觉得凉意习习。热浪中的畅快舒心,疲劳中的舒筋展骨,尽是痛快淋漓。置身于繁华城市生活,偶尔的登山望远,更使得人们对于生活充满新鲜,对于自然充满感恩。
暂休于顶,俯瞰脚下的苍茫大地,不禁思绪万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此处尽有其间。河姆渡文化,造就了南方文明,从此,萧绍平原上一个古老而又顽强的民族开始了它非凡的历史印记。大禹治水,安天下,会诸侯,计功绩于此,病卒安葬于此。他开创一代王朝,影响历史长河。越国勾践败于此,但又崛起于此。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世事变迁,多少志士隐于此;漫漫长河,多少故事出于此。仙风道骨,仁人志士,或因寄所托,流连于山野民风,或壮志未酬,避世于鸟语幽林。但他们终究还是对于越,对于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小歇之后,恢复了体力,遂再次踏上旅程。上山下山,本就为一个整体,体会了上山的辛苦,也需经历下山的不同心境。如果说上山是累并快乐着,那么下山便是一路倾听。听,耳边呼呼而过的清风;听,林中肆意欢唱的群鸟;听,脚下噔噔有力的步伐;听,松间矫健攀爬的松鼠……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一切是那么的随和。
枕着若耶溪,伴着外环河,山水之间,绿意之中,偶见红墙黑瓦。近抵一看,此乃王陵,一代帝王沉眠于此。虽曰“帝王”,却略显得底气不足,因为他并没有一国之实体,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却是他心血的结晶,同时他也为后世创造了帝王之业,“帝王”之名,故而又名符其实。而此刻,他正长眠于此陵墓中。陵墓没有秦始皇陵那样气势恢宏磅礴,不及唐昭陵那样文物琳琅满目,也没有明清皇陵那样布局鲜明有序,但它有的是清幽中的宁静,有的是宁静中的肃穆,有的是肃穆中的典雅。而这也正昭示着它的主人一生所追求的品质。为治水劳累一生,为安民辛苦一世的他,逝后用恬静安详来补偿自己。
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拜祭,为的是感谢他的大公无私,为的是感激他的辛勤为民,为的是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山似屏风水如仕,一钟一鼓犹甲士,生前治水安天下,死后依水眠山林。此美景可叹,此精神可扬。
山曰会稽山,陵曰大禹陵。
会稽山景区孟飚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