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山水中放松心情 游览中不忘学习 旅途中增加凝聚力——广西南宁、北海工会疗养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2-08-11    来源:绍兴游客中心   

    自集团公司新班子组建以来,集团公司领导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关注和重视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7月25日至29日,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在工会领导滕明军的带领下,集团公司本级和直属单位员工合计一行40余人来到广西南宁、北海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会疗养活动,重点游览了通灵大峡谷、德天大瀑布、北海银滩及老街等旅游发展较好且有特色的地方。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文化发祥地,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南宁是广西的省会城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北海是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广西的对外开放的“龙头”。 短短的五天时间,我们在欣赏风景放松身心的同时,作为旅游从业者更不忘记在游览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一、广西旅游的特点
    首先,广西天然旅游资源优越。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区位优越,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去了之后,才发现这里无论旅游环境还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好、更快。进入南宁的第一眼,它的城市建设和旅游环境就让我们震撼,绿化带、快速路、公园等公共设施非常到位。靖西,一个边境边陲的小县城,利用它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特有的山水景观,做到了全县旅游一盘棋,全城营销全城包装。北海,为了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有效地让市民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同时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相关文化的足迹(北海老街保存的相对完好),改善生态环境。
    其次、广西旅游景区管理规范有序。管理部门不单在景区设立“维权提示牌”和“流动投诉车”,方便游客投诉,也对旅游景区规范运作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在旅游景区的旅游商品摊区,摊位经营业都要挂牌亮证、明码标价、文明经商。主要景区的旅游商品店都不存在强买强卖、短斤少两、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欺客宰客、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另外,此行的通灵大峡谷景区在景区内禁止景区外的导游对游客进行讲解,凡是团队游客必须请景区专业讲解提供服务。一方面有力的保证了讲解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杠杆提高了讲解服务经济效益。
    再者、广西旅游商品丰富精美。此次旅行,可以看到各地景点都有旅游购物固定场所,在那里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无论是食物、衣服还是陶具、饰物都非常精美,展现出广西山水生态、民族风情、滨海边关的特色。据了解,广西旅游商品开发历史较早,民族特色浓郁,传统工艺精湛,种类比较丰富,名优产品很多。光此次疗养中,我们就有幸购买到北海南珠、北海海鱼干货、罗汉果、芒果等商品,都很有特色。
    最后、广西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完美融合。广西旅游充分发挥了“奇山异水、民族风情”的优势,做到自然风光与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完美结合。来广西,不论是走在大都市南宁,还是来到小县城靖西,能直观感受到这二者有机的结合。
    第二,在此次广西疗养活动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广西部分景区功能配套不够完善,景区内指示牌、路牌偏少;其次是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也不够热情;第三在某个景区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例如电线裸露在有水流的岩石外,山体的围栏老化,景区内缺乏电子监控等等。除此之外,广西旅游虽然资源丰富,但受地形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营销方式传统单一。
    第三,在对广西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细致观察和思考后,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寻找差距,查漏补缺,认为在今后的工作管理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该加强景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集团相关景区可以借鉴广西通灵大峡谷在景区内禁止外来导游对游客进行讲解的做法,凡是团队游客必须请景区专业讲解提供服务。这不仅有力保证了讲解质量,也可以切实提高讲解服务经济效益。
    二是应该继续加强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不仅要维护稳定好原有的市场,更要利用微博、微电影等新颖的网络营销等手段开创拓宽新市场,炒热绍兴古城旅游。
    三是应该加大绍兴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在开辟旅游纪念品专卖点的同时,更应根据绍兴特色,设计出具有独特纪念价值和景区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让每一个来绍旅行的游客都能买到精致和货真价实的旅游纪念品。
    以上就是这次疗养中的发现和总结,短短几天的疗养仿佛让我们置身在画中,陶醉的是身心,收获的是精神,员工们从平日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愉悦和放松。一路上,大家相互介绍各自的成长经历,交流工作经验,切磋工作技能,碰撞不同的观点,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也激发了大家今后更加努力工作的热情!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集团风采 | 版权申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快递 | 服务 | 在线客服 | RSS | 网站地图 |

浙ICP备19043518号-2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