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华亭桥是绍兴独一无二的一座双桥,她由弧形石板桥与假山桥两部分组成,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书法圣地兰亭景区里面的王右军祠中。
墨华亭建造时间并不早,1914年,浙江巡按使屈映光莅绍,与参政院参政王家襄等倡议重修兰亭,公推绍兴商会会长陶恩沛主持整修工作。墨华亭桥就是那个时候建造的。建成以后陶恩沛用魏碑体亲笔题匾“墨华亭”,此匾书法结字端正大方,线条凝练浑穆,字里行间,洋溢着高迈的气息。一个商会会长能写出如此工稳之书法,怪不得游客要露出惊奇的神色。落款记录了当时的状况:“张陶庵先生昔访兰亭故址于天章寺前,拟构一亭,名曰‘墨华’,今移建于此而仍其额。丁巳春日。陶恩沛。”从落款中可知,陶恩沛做了一件张陶庵曾经想做而未做的事情,算是了却了先人的一个愿望。 “水际安亭”是江南园林中常用的布局手法,一般多是亭用石柱架于水上,如苏州拙政园松风亭。而墨池中墨华亭的设计是用石块堆砌成基座,上建四方小亭,前由弧形石板桥相连,后有怪石架于水上,上铺卵石,石板,与大厅相通。
经陶恩沛精心设计与布局,兰亭格局较前更为完善,其中王右军祠墨华亭桥尤为突出,备受识者赞赏。它的特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墨华亭桥其实有两座桥组成,墨华亭正面的是弧形石板桥,墨华亭背面的是怪石假山桥。因为假山桥路面与大厅平台自然相连,所以一般人并不把它当做桥来看待,起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其实它应该就是一座假山桥。第二,墨华亭桥是一座祠堂内的露天桥,与墨池、墨华亭、围廊形成一个非常典雅别致的环境。第三,墨华亭桥的体量很小,非常别致。它全长7.3米,宽1.4米,石板厚0.2米。其桥板中间由4块石板拼成,左右两边各由3块宽0.28的石板组成。第四,它采用边石固定中间石的方法。它的设计方法是由两边的六块石板凿出边线,搁住4块中间的石板,所以石板拼接得很精细,这恐怕在桥梁设计上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做法。
墨华亭桥,她几乎没有名字,也很少有人去谈论她,她静静地安放在墨池中,她静静地迎接着天南海北的朝圣者。一座很硬朗的石板桥,赋予了她柔劲之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文人雅士的巧思。
兰亭景区:喻革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