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荣升“国保”了。最近,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名单”中,绍兴又新增了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兰亭、宋六陵、绍兴古桥群(共13座桥)列入“国保”之中。
无论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还是在近当代,兰亭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兰亭这个美好的名字,让历史散发着清香,飘逸着墨韵。但很长一段时间,兰亭一直没有进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中。
“不用说别的,兰亭仅一块‘祖孙碑’,就足以有资格成为‘国保’单位。”绍兴市文物局研究员高军这样说。高军所说的祖孙碑,就是矗立在兰亭景区内我国最大古碑之一的兰亭御碑,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序》全文,背面是乾隆游兰亭时写的七律《兰亭即事》,人称“祖孙碑”,堪称绝无仅有。
兰亭还有“父子碑”。“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分别所书。兰亭中还有“君民碑”,碑上“兰亭”二字系清康熙帝手书,这些都是稀世珍宝。
有人说,兰亭以前没有成为“国保”,那是因为兰亭的遗址变化了。但现址的兰亭为明嘉靖二十七年(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所以其价值不言而喻。这次国务院公布兰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兰亭的年代界定为“东晋至清”。
兰亭成为国保单位后,保护有了更高的标准,也有了更大的责任。“国保”虽然迟到了,但保护没有迟到。绍兴的文物保护路漫漫,责任重,这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兰亭景区:王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