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学生完整接触、学习的第一篇鲁迅作品,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馆联合绍兴树人中学,特邀上海迅行中学名师俞仲丽,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
在百草园中,俞老师为学生们详细解读了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紫红的桑葚是什么味儿的?高大的皂荚树长什么样?何首乌藤和木莲藤又是如何缠络的?还有光滑的石井栏、短短的泥墙根……这些课本上抽象的语言如今一一变成了生动形象的实物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在百草园里实景上课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能从味觉、触觉、视觉等多感官来理解课本中原本抽象的文字,”俞仲丽表示:“这对学生和我都是非常受益的。”树人中学学生赵峥莹说,作为学生,能够在百草园中实景上课,从课本到现场,从文字到实物,理解鲁迅的文章不再那么难了,课堂内容也不再那么枯燥,她非常喜欢今天的这堂百草园公开课。
鲁迅故里作为鲁迅青少年生活、学习之地,拥有独一无二的“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实景资源,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鲁迅文化的传承发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生“走近鲁迅”活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学生、教育组织等来到鲁迅故里学习、取经,使活动得到深化,让鲁迅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播。(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