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兰亭书法博物馆主办的《纸上逍遥——当代名家草书展》在2019年新春启幕,展览将持续到3月5日。我们在当代书家的草书精品中精心挑选43幅作为此次展览的展品,呈现于广大观众面前,以“纸上逍遥”为名,暗合草书特质。在这些作品中,以王冬龄的巨幅狂草《临河序》最具代表:在传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以超越极限的书写和震撼的力量将草书之纵意逍遥发挥到极致,大气磅礴而又赏心悦目,极具观赏、研究价值。
从草书的发展看,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是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自魏晋后盛行不衰,乃至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以“狂草”之名影响后世,亦名大草。
而今,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当代书家集古之大成,又推陈出新,赋予草书以新的内涵,在运笔放纵、奔放不羁之中又彰显着时代特色,龙蛇腾舞、虚实相生。
文/朱文琼
图/陈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