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八尺,低篷三扇;行则灵动、泊则闲静。乘一艘江南乌篷小船,斟一壶时光老酒,看一眼东湖的岩奇洞幽,亭桥错落,悠然枕水入梦,仿佛身处世外桃源。
绍兴是我国较早的船发源地之一,早在古越时期的越族人就已经将船作为主要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是水乡绍兴流动的音符,也是越文化的精灵。作为绍兴"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是绍兴以往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东湖景区更是享有“水上的士”的美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延续着文化的传承,特别是传统的手作工艺。因为随着现代社会人工智能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懂得传统的手作工艺,就连水乡绍兴,这个曾经以“乌篷船”为主要水上交通工具的城市,乌篷船的制造者也是日渐减少。
为传承发扬乌篷船文化,2013年景区与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景区船坞合作设立了“乌篷船制作技艺展示基地”。
“东湖船坞”是专门用于建造和修理乌篷船的场所。乌篷船的整个制作过程,工序繁琐复杂,由造船师傅手工操作完成。东湖人始终坚守着一份匠心,而制作船艺的师傅们在此岗位上亦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诠释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如今 ,绍兴东湖景区正以 “旅游”+“教育”的新颖模式开展“东湖研学之旅”的品牌文化项目,在研学之旅中注重“实践探索,实践中学”的教育理念。东湖“乌篷船制作技艺展示基地”将乌篷船传统造船工艺、维修技艺向游客和中小学学生展示。“听一段东湖的故事,看乌篷船手工制作。拼搭制作乌篷模型,体验动手的魅力”。去往船坞,看船工师傅手工制作乌篷船,而且还能自己动手体验并参与到乌篷船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感受老一辈绍兴人的匠心工艺。在东湖景区也有迷你版乌篷船模型,孩子们在看了现场的乌篷船制作之后,就可以坐下来,动动手动动脑,用心灵感悟船文化,亲手拼搭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小小乌篷船。“东湖研学之旅”的品牌活动的船坞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制作乌篷船,而且也在于乌篷船驾驶技能的传承。
一叶叶小小乌篷仿佛是水墨画卷上流动的音符,飘逸着江南的灵秀,流淌着绍兴的韵味。绍兴的乌篷船应进一步融合在绍兴旅游环境中,让越地风情在东湖热情绽放,让世界共享非遗文化!
文 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