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景区有一条著名的“白玉长堤”路,游客沿着这条长堤能近观“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远眺汉代石宕遗址。这条内河坎宽约2-3米,北侧为中国大运河浙东古运河段,南侧为景区水体的长堤一直以来都是东湖景区的核心游道,承担着每年几十万的游客接待量。
近日,到东湖景区参观游览的游客发现,长堤秦桥至霞川桥段自西向东被隔断施工,而靠近山体西起桂岭,东至桃源桥的游道却多了一条宽敞的游览便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因常年受运河水流波浪冲刷影响,景区长堤基础石块间填料逐渐被掏空,多处坎壁松动塌陷,围墙开裂外倾,路面不均匀沉降,桥梁沿运河侧石构件局部出现倾斜状况。虽然每一年景区都在进行局部维修,但随着时间推移,未经彻底维修的长堤破损积累,塌陷、开裂、外倾现象日趋严重,并且以肉眼可见速度形变。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项目部,落实专人负责。经过文物、水利、港航、建设等多家行业主管部门多次论证,地勘、设计、审批、招标等多环节努力,2018年12月,东湖石宕遗址长堤抢险加固工程正式开工。
东湖石宕遗址长堤抢险加固工程总投资约500万元,抢险加固长度约830米。项目实施将严格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护东湖长堤原貌,修复现存的有价值的实物为主要依据,有依据的修复原状。所有修缮部分及复原部分均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尺寸、原工艺、原做法,不损坏原结构和原构件,对现有破损东湖石宕遗址长堤河坎进行分段修复。
维修期间游道畅通,乌篷船运营正常,修复后的长堤将还原旧貌,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完整性和观赏性。
文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