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top游记 > 正文

诗意绍兴游记系列

发布时间:2011-12-29    来源:互联网   

绍兴游记之
故居沉思

    三八节,得以伴游绍兴,心情已然喜悦之极,由于职业的缘故,我对绍兴已是神往已久。不必说那古老的纤道,鉴湖的清波,穿城过河的乌蓬船,也不必说味道醇厚的绍兴老酒、女儿红,清香扑鼻的乌干菜,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单是鲁迅笔下的描述就让人遐想连篇了,阿Q、祥林嫂、孔已己、社戏、咸亨酒店,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走,到绍兴去,让我来读一读绍兴吧!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终于站在了绍兴的土地上,导游安排下午的游览景点是鲁迅故居,我就要见到我多次讲课时提到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了。不知土谷祠在不在就近,还有咸亨酒店﹒﹒﹒﹒﹒﹒
    鲁迅的故居,坐落在咸欢河畔,在午后的喧嚣的人潮中显得是那么静穆,我怀着虔诚走进了那扇大门-----一个毫不起眼的台门,也走进了鲁迅的一段生命。导游在讲解着周家台门曾经有过的辉煌,它的规模、格局以及鲁迅家人的概况,但我却站在一旁,静静地打量着这座老宅子,在那略显残破的表面下,因为鲁迅,似乎有了精神,鲁迅从这个日渐没落的旧宅子走了出去,却打开了一个中国文学的新天地。如果没有这个宅子给他的挫折,不幸,欢乐,悲哀,又那能有鲁迅伟大的创作呢?
    于是,我更加关注甚至是在寻找这老宅子与鲁迅创作的联结,在百草园,我看到了少年鲁迅的乐园,虽然已是改变了模样,但在这依稀残存的荒园里,迅哥儿不也找到了他的乐趣了吗?还有那三味书屋,书桌上的“早”字,以及书屋后那窄窄的、小小的后园。不正是让我们感悟到鲁迅创作底蕴的由来了吗?是这个老宅子灰暗的压抑,是那个时代的黑暗,才有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望着周围日渐现代,商业化气息渐浓的鲁迅故居,我不禁沉思,在这人潮来去的人流中,又有谁愿意去感觉或者触摸一下“鲁迅”的脉搏呢?如果能多一份静仡,少一份喧嚣,如果能多一份感悟,少一丝俗念,也许,我们会离鲁迅,鲁迅笔下的绍兴很近很近﹒﹒﹒﹒﹒

绍兴游记之

雨中觅古

    在没有来绍兴之前,已经知道这几天会有强冷空气到来,下午的游览结束后,果然,天气慢慢的有了变化,原来还一片暖意正浓,霎时间愁云惨淡,转眼间风雨交加,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束缚了我们游玩的心,就这样枯坐一晚似乎总也心有不甘。今天的游玩已经激起我对绍兴的兴趣,我真想利用这难得的时间再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找一找原汁原味的古老绍兴。幸而夫人也有此意(不过,她意非我意,只是她觉得,到了绍兴,不去逛一逛商店未免可惜),冲动的结局就是我们冒着大雨浑身湿透的站在了国商大厦前。
    雨中的绍兴并没有因此而褪去她光彩照人的一面,虽然大雨滂沱,但街上依然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片繁华景象。街上的各色灯光在春雨的映衬下,更显朦胧意味,大商店、小摊贩还在照常地做着买卖,在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臭豆腐的香味,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啊,我站在了绍兴古城中,仿佛闻到了古城的气息。
    走走停停,嘴里吃着我们认为的绍兴小吃(有的也许根本就不是),夫人的眼总在商店里流连,而我在寻找着我的乐趣:一座古塔,一间古屋,一座古桥,一个古地名,就在这不经意中,我们在雨中的闹市徜徉了许久,而就在我们的一回首中,我看到了它---一座牌楼,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字:古轩亭口,鲁迅作品《药》中的情景猛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下意识的四处寻找,果然,在牌楼的对面,我看到了一尊雕像和四个大字:巾帼英雄,她静静的伫立在那里-----鉴湖女侠,秋瑾
    我已经不能把眼前这个繁华的地方与过去的那个透着阴森、血泪的地方联系在一起了,时间已过去了一页,在这个美丽的雨夜,曾经在这里上演的悲欢离合渐成回忆,我想,没有人愿意再去回顾那沉重的过去,因为今天是美好的,我轻轻的摁下了相机的快门,“古轩亭口”作为我的一个记忆,永远的定格在了我心中。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集团风采 | 版权申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快递 | 服务 | 在线客服 | RSS | 网站地图 |

浙ICP备19043518号-2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