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包子去的不是节假日,时间也稍晚,出来时出租车没有,于是做黑车回城,也就是20元就到了八字桥。
这部黑车比出租车更赞,因为八字桥附近地形复杂,黑车司机左穿右插,务求要把包子载到离桥不足三米处才算完成交易。反而出租车经常会在路口一停,师傅用手一指,随便说声:在那里,跟着车门已经自动弹开,请君下车。
打车回来,如果要继续游玩,目的地是北线起点:八字桥。如果你已经游玩完毕,那就直接打车到绍兴饭店或仓桥直街吃晚饭吧。
八字桥是绍兴可考,最老的桥,也是真正的宋朝古董。
地址:八字桥直街
门票:免费
八字桥其实不是八字形的,是一条有四个上落口的老桥,从天空望下来,真正的形状是『上』字形。在桥的西面第五根石柱上,刻得有字:『時寶口口丙辰仲冬吉日建』,時寶丙辰年是南宋1256年的时候,距今七百多年。但是,你必需要眼力極佳,才看得見時寶…..的一段字,因为年代久远,大家看看上图的石栏,实在已经风化得十分厉害。
八字桥附近都是民居,生活平静,气氛特别的好。
从八字桥向西走八分钟,就来到周总理故居。
地址:劳动路近保佑桥
门票:18元
总理故居的门票是一票三号的,包括总理故宅,总理事积展览厅和刚好在旁边的贺之章故居。
周总理故居里有总理的汉
白玉立像,神情栩栩如生。包子在总理的遗物中,找到总理临终时写给哥哥的遗言,大家请看看。
临离开前,请不要忘记向总理鞠躬。
贺之章又是谁呢?
贺先生是唐代诗人,也是
绍兴原籍。他的一首诗大家一定听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之章其他的诗,大家一定没有听过,所以不录了,可免。
地址:周总理邻居
探望完总理,向北走五分钟,就来到书圣故里。
书圣,是东晋的王羲之;大家有了早上游览鲁迅故里的经验,大概已经猜到书圣故里的结构,将会和鲁迅故里差不多;也就是由几个王羲之有关的景点,打做一个景区。
不过书圣故居和鲁迅故居,有一个明显的分别,就是书圣故里,除了展馆之外,其他全是民居,没有商业味道;而且民居都是普罗百姓的老宅。
故里包括戒珠寺,墨池,笔飞弄,王羲之展览馆和题扇桥,再加上一个刚巧在附近的蔡元培故居。
东晋是1700年前的事了,当年王羲之曾经住在
绍兴,就是书圣故里这一块。
那时王右军住在现在戒珠寺的地方,据说王羲之爱鹅,也爱珍珠,在这屋子里,他的一只鹅吞了一颗大珠子;王羲之遍寻珠子不获,竟怀疑起当天来探望他的一位老僧友人偷了。羲之口里不说,老僧心里明白,大家心里郁闷,后来老僧竟然看不开,悬梁自尽。之后王家杀鹅时在鹅肚子里终于找到珠子,王羲之十分懊诲,于是把宅子改建为戒珠寺,来纪念老朋友。
这戒珠寺也有一个特别之处,天下寺庙,十九都在大门口供奉个韋陀像,但戒珠寺供奉的却是王羲之像,比较特别。
墨池就是书圣练字后,『非法排污』的结果,不知是否心理作用,包子总觉得今天的墨池好像仍然染了墨迹的样子;也可能是后人继承王羲之的排污伟业的成果吧。
题扇桥是王羲之从戒珠寺老屋,搬了新屋之后的事;据说羲之有一天看见有老妇在卖扇子,生意清淡,一时贪玩,在老人的扇上题几个字,还吩咐老妇叫卖时说是『王右军题的字』,然后坐地起价,由五文钱涨为一百文。
这批扇子据说『火热售罄』,接着老人天天来磨着王羲之,要他来料加工;结果是羲之不胜其烦,先是离家躲在小桥之下,即今天的题扇桥,再而正面冲突,羲之以笔隔窗射婆,毛笔直飞巷口,即今天的笔飞弄。
游这一片故居,有几点值得注意。
这片民居古老但却十分干净,拍的照片效果理想,加上书圣故居后面就是蕺山,有蕺山古塔给照片作为远景;而且游览至此,
日照已然偏西,拍照的光线更佳。
第二是整个景区都是免费的,只是戒珠寺收费5元,蔡元培故居5元。唯独是王羲之展览馆坚持要包子到旅游中心购买80元的联票才准进入,又不设单独购票参观,于是乎包子一怒之下,放弃了展览馆不看,反正王羲之一件传世的作品都没有,一定不会有真迹展出,而且兰亭集序的几大摹本,包子都见过了,多添几十元看个展厅,值与不值,阁下自己决定了。
地址:解放路,萧山街交界
门票:10元至80元不等
在书圣故里的边陲,有蔡元培先生故居。
地址:笔飞弄中段
门票:5元
蔡元培先生是革命学者,北大校长,下文有较详尽报导。蔡先生和包子的香港有一点点渊源,因为蔡先生不幸死在香港,葬在我们百姓的公墓里,就在包子的祖坟附近。
书圣故里和蔡元培故居,总参观时间大约一小时十五分钟左右。
下一站是吕府,在书圣故里一箭之遥。
吕府是从前大户人家的台门;台门,就是大宅的意思,相当于北京的大型四合院。
吕府的门是锁起来的,进不了去,应该是因为吕府现为私人地方;本来包子应该研究一下如何内进参观,但是这个时候有事发生了……….详见下文
地址:新河弄
门票:免费
吕府再向南走十分钟,就到了西小路社区。这里街道又不够书圣故里特色,又没有东西看,没有东西吃,没在东西买,唯一就是小区超级干净,一尘不染。
说实话,这里可以过门而不游。
再前行几分钟,就到了古越藏书楼。
地址:胜利西路503號,大通学堂旁
门票:免费
古越藏书楼和吕府,都是清朝的台门,今已无存。台门,在绍兴就是大宅的意思,相当于北京的大型四合院;现在绍兴有很多台门都已经变成几十户人家合住。
但古越藏书楼却是值得大家瞻仰的地方,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在清朝时,因为印刷术落后,书籍仍然是极贵重的东西,所以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以偷书为生的。办一间图书馆可是极大的心力和慷慨,原主人是一位兵部尚书,馆成之后就撒手人寰,但却造福后人,连蔡元培先生都是因为住在附近,才得以在古越藏书楼博览群书,终成一代大儒。
从古越藏书楼出来,再走两分钟就到了大通学堂。
地址:胜利西路
门票:5元
大通学堂就是秋瑾女仕的学校,她就是在这里教学,在这里被捕的。学堂在明代是贡院(考科举的试场),所以占地很大,清末时名义上是学堂,实为革命党人的基地。
下文将有较详细的介绍。
这里有不少秋瑾女士的遗物展出,例如下图的短刀,就是秋瑾女士相片中常拿着的佩刀。这渊源是纪念馆说的,但包子越看就越觉得实物好像太长了一点点?大家认为呢?
上面这个房间,是原大通学堂的学生宿舍,包嫂看了说心里发毛。但这羣学生,在秋瑾死后,被虐待迫供至死,惨不忍睹。秋瑾死了,只不过是杀头,俗语说:『杀头不过头点地』,而且秋瑾死后留名;真正可怜可敬的,倒是这羣无名英雄。
游记第四部分:http://www.shaoxingtour.cn/article/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