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名城绍兴 > 绍兴名人 > 正文

竺可桢

发布时间:2011-12-26    来源:本站原创   


   伟业风范足千秋 

     据《越绝书》记载,2500年前,越王勾践“起怪游台于龟山(即今之塔山),东南司马门,因以炤龟,又仰望天气,观天怪者”。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气象台。有趣的是:距今82年前,作为越人后代的一位绍兴人在南京创建了中国自办的第一个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并在全国各省设置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培训气象观测人才,开展气象研究,为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位绍兴人就是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生于绍兴东关(今属上虞)保驾山(村名)。父亲竺嘉祥是镇上有名的老实人,开着一家小小的米店,生活并不富裕。母亲顾金娘是一位性情贤惠、待人诚恳的开明女性,虽不识一字,却懂得不少做人的道理。竺可桢6岁那年,这对一心指望儿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农村夫妇,把这个三岁能背十余首唐诗,五岁就能识千余字的小可桢送进镇上惟一一所敬义小学,不久又聘私塾先生在家启蒙。不到两年时间,竺可桢就把那些富家子弟远远甩在后面,那些《三字经》、《神童诗》、《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读本,已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要,于是他便串门于同学和乡邻之间,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线装书。为了满足儿子的求知欲望,竺可桢的父母经过多次商量,出高价聘请当地名师章景臣先生来家执教,少年竺可桢如鱼得水,几乎每天清晨5点钟起床,独自坐在天井里背诵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不到两年,这些经典之作他早已读得滚瓜烂熟。章景臣只好把自己的藏书搬出来,供高足阅读。

  竺可桢除酷爱读书外,还特别喜欢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诸如:洗衣服为什么要用肥皂?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快?天为什么会刮风下雨?雨水怎么能把石板滴穿……给这位在江浙府县衙门做过师爷的章老先生出了不少难题。对于先生和大人们也无法解释的问题,少年竺可桢总是独自苦苦思索,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竺可桢的求学与成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小学毕业后,父亲的米店被迫关闭,家境一蹶不振,但他求知之心未泯,跑遍亲戚四邻,凑了一点盘缠,硬是考上了绍兴东湖法政学校,半年后,又考入上海澄衷学堂,后转复旦公学。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常常“油灯一盏,书一叠,笔一支”读、写到鸡鸣。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吾将一生学好科学,吾要以科学来唤醒民族,振兴中华……”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生资格后,认为中国万事以农为本,便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1913年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幼时即喜欢的气象学。其间,父兄先后去世,竺可桢克服经济困难坚持学习,并参加在美成立的中国科学社,任《科学月刊》编辑,发表了不少关于中国雨量和台风的论文,开始运用现代气象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直到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18年回国,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开大学教授地理与气象学,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地理和气象工作者。

  竺可桢一生的最大贡献有二,一是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在近代物候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突出成就。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物候视察,并从古籍文献中收集有关物候的记载,进行比较研究,写成《物候学》一书,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我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之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来的争论。

  竺可桢一生创造了许多中国之最:在东南大学,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现代地理学著作——《地学通论》。1928年,竺可桢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1930年3月,竺可桢领导的气象研究所取代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气象预报台,开始了由中国人自主发布气象预报的历史。竺可桢主持编印出版的《中国之雨量》和《中国之温度》两本内容丰富的资料,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发展的印证,是我国记录年代最久,涉及台站数量最多,内容最完整的降水与气温资料。

  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凭着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坚韧,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无一天中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与风力。

  1949年10月16日至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初兴时期,作为中科院副院长的竺可桢起到了奠基石作用。

  二是从1936年4月起,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出“求是”为校训。抗战期间,他带领浙大师生西迁,途经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最后到达遵义,被誉为是“文军的长征”。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竺可桢还将文澜阁四库全书(共36500册)安全转移,实在功不可没!掌校13年,他倡导学术民主、教授治校,尊重人才,爱生如子,受到全校师生的尊敬与爱戴。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到浙大作学术讲演时,称该校为“东方的剑桥”。竺任校长的浙江大学,被国民党顽固派说成是由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租界”。

  竺可桢一生克己奉公,自奉甚俭。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地理学会理事长,并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高职,但从未因私事动用过公车,多次将存款、房子和大量珍贵藏书捐献给国家,是中国近现代科学界、教育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作者系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转载来源:2010年8月11日 《绍兴日报》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集团风采 | 版权申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快递 | 服务 | 在线客服 | RSS | 网站地图 |

浙ICP备19043518号-2  浙公网安备 33060202000207号